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关于联谊会
    荣誉会长
    名誉会长
    名誉顾问
    顾问
    会长
    副会长
    监事长
    常委副会长
    理事会
    副监事长
    秘书长
    常务理事
    会长助理
    副秘书长
    理事
    监事
    会员
    分会秘书处
    分会领导
    联谊会背景
    联谊会章程
    标志诠释
    组织架构
    规章制度
    服会平台
    入会须知
    申请入会
    服务细则
    联谊会简介
     
    潮汕人物 首页->潮汕人物  
    饶宗颐


    饶宗颐 ,男,1917年生,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中国广东潮州人,祖籍广东潮州。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饶宗颐捐款50万元港币。

    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

    中文名:饶宗颐

    外文名:Jao tsung-i

    别 名: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潮安县

    出生日期:1917年8月9日

    职 业:教授毕业院校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

    主要成就:2000年获大紫荆勋章

    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

    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教授

    获世界中国学贡献奖代表作品《敦煌书法丛刊》《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词集考》等地 位国学大师1人物经历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文化明星,其对于历史、考古、文学、经学、教育、书画等不同领域均有涉猎,又是杰出的翻译家、学术大师、教育家。

    曾先后赴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法国远东学院、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及北京大学、台北中研院等多所大学、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并获得法国法兰西学院儒林汉学奖、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建院125年来第一个人文科学荣誉国家博士学位和法国文化部艺术及文学军官勋章,2000年获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香港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又数度亲往考察敦煌、榆林壁画及楼兰、吐鲁番等地木简,故垒残壁,流连往返,著成《敦煌白画》一书及一批敦煌学著作。

    饶宗颐出生于潮州大富之家,其12世祖仕宝公开始到潮州城卖客家豆腐,之后慢慢地发展起来。到了饶先生这一代,已是饶氏19世。

    饶宗颐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学、敦煌学、古文字学、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中外关系史、音乐、词学、经学、潮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目录学、简帛学等,均有专著,已出版著作100多种(其中专著逾60种),发表论文1000多篇,诗文集十余种,书画集45种。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饶宗颐家中“天啸楼”藏书达十余万卷,为当时粤东最富盛名的藏书楼。

    他自叙自髫龄习书的历程,从唐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入手,然后汉张猛龙碑、晋爨宝子碑、唐欧阳询化度寺碑等处植基,参以宋人苏、黄、米三家以广其趣;至于甲骨、金文、简帛及两京碑碣,皆摄取其意。故不论篆隶楷草,皆能于古人笔意之上发展。他对敦煌书法也有专攻,曾选取巴黎所藏敦煌经卷精粹编为《敦煌书法丛刊》29册。他对前人书画艺术的高度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使他的书法能够写出各种不同形象,但却又能保持强烈个人面目,包括把古代一些不是书法家所写的字,变成他自己面目的古文字书法。

    70岁前后,饶宗颐画风转变,不论山水人物及花鸟,都突破古人的规范,纵笔自如,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至今90高龄,创作力依然惊人,在敦煌风格的绘画上,发展出一种使用其独特苍劲老辣的笔势绘写敦煌壁画的画意,不求其形似,而神韵直追北魏、隋、唐,为敦煌绘画开了一个新的路向。2006年,他提出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说,他一面撰文讨论,一面用他独特的笔法与墨法,去为西北地区山水写照,作为山水画“西北宗”的实践。

    饶教授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他知识渊博,精通多种外语。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饶教授为国际汉学界及海内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17年——8月9日(农历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城(今潮州市湘桥区)。 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1937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

    1929年——从金陵杨栻习书画,攻山水及宋人行草,开始抵壁作大幅山水及人物。

    1930年——饶宗颐以优异成绩入省立金山中学,总有“吃不饱”的感觉,因不愿浪费时光仅读一年便辍学。期间古文教师王弘愿指导他“学古文要从韩文入手”,对饶先生影响颇深。其时饶家常常高朋满座,如文学青年冯印月、冯瘦菊,诗人柯季鹗、戴贞素,画家王显诏、杨栻,词学大家詹安泰等,都是饶家的常客。

    1933年——咏优昙花诗,一时惊诸老宿,竞相唱和。饶锷老先生因编写《潮州艺文志》劳累过度在饶宗颐17岁这年便匆匆离开了人间,年仅42岁。饶宗颐继承父志,一面将父亲诗文遗稿编成《天啸楼集》,另一面旁搜博采,拾佚钩沉,完成《潮州艺文志》,后刊于《岭南学刊》。

    1935年——受詹安泰先生委托,代授国文课于韩山师范学校,旋被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纂修,同年加入“禹贡学会”。

    1935年至1937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

    1938年至1939年——在詹安泰的举荐下,饶先生受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当时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澄江。饶先生拟绕道香港入滇。不料路途坎坷,抱病留港。当时香港集中了各界名流,得知饶先生在港,纷纷投以殷勤。著名学者王云五通过友人邀请他参加《中山大辞典》的编辑,书法家叶恭绰也力邀饶先生加盟《全清词钞》的编簒。这两项工作使饶先生有机会阅读到不少一流藏书家的各种珍本。饶先生的学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对国学的研究一发不可收拾,几年间先后撰写《广东易学考》、《尚书地理辨证》、《说文古文考》、《古史新证补》、《西汉节义传》,《金文平议》等,受到顾颉刚的看重并受约为他的《古史辨》撰著第八册《古地辨》和史书《新莽史》。

    1940年——饶先生完成成名作《楚辞地名考》,著名学者童书业欣然为之作序云:“考据之学,愈近愈精,读宗颐饶君之书,而益信也。君治史地学,深入堂奥,精思所及,往往能发前人所未发!”

    1943年——赴广西任无锡国专教授。成《瑶山诗草》。

    1947年至1948年——任广东文理学院教授。《楚辞地理考》出版。复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系主任,兼《潮州志》总纂,被推选为广东省文献委员会委员。

    1948年——入台考察高雄县潮州镇。

    1949年10月——移居香港。 其间出版《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海南岛之石器》。

    1952年至1968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教授主讲诗经、楚辞和六朝诗赋、古代文论及老庄哲学。出版《明器图录》等。

    195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讲授甲骨文。在广岛会斯波六郎、小尾郊一教授,与池田末利教授偕游宫岛,有诗纪行。

    1955年——再赴日本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从事甲骨学研究,著《日本所见甲骨录》、《长沙出土战国楚简初释》、《潮瓷说略》、《〈人间词话〉平议》。

    1956年——在日本向神田喜一郎询日本填词史,与吉川幸次郎谈诗,与斯波六郎谈“文选”学,与水原琴窗、水原江渭父子谈词,到京都大原山听梵呗,听多纪颖信演奏日本雅乐。出席巴黎国际汉学会,结识了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高足戴密微。戴陪同他游览了各处名胜。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饶宗颐第一次阅读了原版敦煌经卷,想到当时中国的敦煌学已经落后于外国,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研究,为国人争一口气。出版《楚辞书录》、《巴黎所见甲骨录》、《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

    1957年——《战国楚简笺证》出版。

    1958年——游意大利,返港经黎巴嫩,在贝鲁特晤高罗佩。临别高赠一本万历本《伯牙心法》,饶赋诗两首回赠。出版《楚辞与词曲音乐》、《长沙出土战国缯书新释》。

    1959年——出版《九龙与宋季史料》、《殷代贞卜人物通考》。

    1962年——经戴密微推荐,饶宗颐以1959年出版的甲骨学著作《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获得汉学儒莲奖,成为继洪煨莲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主编《文心雕龙研究专号》,首次将敦煌本《文心雕龙》印刊。

    1963年——印度驻港领事馆一等秘书白春晖慕名与饶结交。(白春晖在北京大学学习过,尼赫鲁访华时曾任翻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二人交情甚笃,互相切磋学问,饶先生教他《说文解字》,他教饶先生梵文。白春晖是正宗的婆罗门,饶先生跟他学习进步很快,梵学研究日益精进。是年,饶宗颐受聘为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研究员和永久会员并跟随白春晖的父亲学习《梨俱吠陀》。饶先生学习勤奋,游学足迹遍及印度南北。此间,饶先生发现刘熙《释名》源于《婆罗门经》,韩愈《南山诗》深受马鸣《佛所姓赞》的影响,“悉昙”之学对中国音韵学、文学影响深远。期间饶先生还翻译了《梨俱吠陀》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汪德曼相识。归途游锡兰等国,有《佛国集》记游踪。《词籍考》出版。

    1965年至1966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

    1968年至1973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游历星马的星洲、马六甲槟城等地,搜集华文碑刻,后整理为《星马华文碑刻系年》。1970年至1971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

    1969年——刊《清词年表(稿)》。

    1970年至1971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善本书录》、《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出版。与法国戴密微教授合著的《敦煌曲》,法两种文字在巴黎刊行。《晞周集》出版。

    1972年——任法国远东学院(EFEO)院士。

    1972年至1973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教授。

    1973年至1978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1974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1973年至1978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至退休。

    1975年——出版《选堂赋语》、《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临本》。

    1976年——师从巴黎大学高等研究院(EPHE SORBONNE)教授、亚述学泰斗蒲德侯(Jean Bottero)学习楔形文字及西亚文献,首次译出《西亚开辟史诗》。在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教授的陪伴下,一同考察闻名世界的法国西南部拉斯科史前洞窟壁画(Lascaux Caves)。亲自观察后,饶公得出了欧洲古代或已存在蒙古马借助欧亚大草原东西交流的考察结论。

    1977年——《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出版。

    1978年退休后。

    1978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在香港大会堂主办《饶宗颐书画展》;8月,举行个人书画展于曼谷。《选堂诗词集》、《敦煌白画》出版。从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应聘为法国高等研究院宗教部客座教授,主讲“中国古代宗教”。

    1978年至1979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

    1979年——于法国高等研究院担任客座教授讲学期间,饶宗颐与其学生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教授初次萌生了用多种西方现代语言重新进行“五经翻译”国际合作学术工程的意愿与共识。("THE WUJING PROJECT:The idea of making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five Chinese Classics into the major languages of the world was first conceived in 1979 by Jao Tsung-I and Kristofer Schipper")。 .同年,应中山大学之邀,首次回内地参加中国古文字学会议,会后赴湖南考察马王堆出土文物。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 是年4月,游瑞士,过阿尔卑斯山入意大利,有《古村词》纪游。

    1980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于日本京都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讲学。日本二玄社主办“饶宗颐教授个人书画展”于东京。选为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聘为澳门东亚大学文学院讲座教授。10月,在武昌参加全国语言学会后,历时三月,参观国内博物馆33个,足迹遍14省市。

    1979年至198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

    1981年——于新加坡举行个人书画展。参加太原古文字学讨论会。出版《远东墓志:远东学院藏拓片图录》。

    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获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被邀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出版《选堂集林·史林》、《云梦秦简日书研究》(与曾宪通合作)。

    1983年——日本东京二玄社为其出版《虚白斋书画录》,《敦煌书法丛刊》(共29册,至1986年出齐)。

    1981年至1988年——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

    1984年——为澳门东亚大学研究院创办中国文史学部,并任该学部主任。应聘为敦煌研究院荣誉研究员、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咨询委员、浙江温州师范学院名誉教授。于马来西亚举行个人书画展。出版《选堂选集》。

    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讲座教授。于香港三联书店、汉城利马美术馆及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个人书画展。《楚帛书》、《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与曾宪通合作)出版。

    1986年——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主办“饶宗颐教授从事艺术、学术活动50周年纪念——七十大寿书画展”。任香港艺术馆名誉顾问。经倡议,汕头大学、韩山师专、潮州韩愈研究会联办的“首届国际韩愈学术讨论会”在汕头召开。

    1987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荣誉讲座教授。任中国敦煌研究院名誉研究员。

    1989年——出版《固庵文录》、《甲骨文通检》(一)。

    1990年——任香港博物馆名誉顾问。《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悉昙学绪论》、《词学秘笈之一——李卫公望江南》、《敦煌琵琶谱》出版。

    1991年——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主办“饶宗颐书画展”。 《近东开辟史诗》(编译)、《敦煌琵琶谱论文集》、《〈老子想尔注〉校证》、《文辙——文学史论集》(“中国精神史研究之一”)出版。10月,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和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之邀,作《广州南越王墓的发现及其重要价值》和《香港与广东大陆的历史关系》演讲。11月,参加温州市举办的“谢灵运与山水文学国际研讨会”。12月,到河内参加远东学院90周年的庆典,介绍牙璋在国内外的分布,引起越南考古界的兴趣。

    1992年——任复旦大学顾问教授。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及香港大会堂举行个人书画展。《词集考——唐五代宋金元编》出版。5月,任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1993年——巴黎接受索邦高等研究院(EPHE SORBONNE)颁予的人文科学博士学衔和法国文化部颁授之文化艺术勋章。广州中山大学聘为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兼名誉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聘为名誉教授,泰国华侨崇圣大学聘为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 应邀担任台湾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张大千、溥心畲诗书画国际学术讨论会”主席。 出版《梵学集》、《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与曾宪通合作)、《法藏敦煌书苑精华》、《饶宗颐史学论著选》、《新加坡古事记》、《甲骨文通检》(二)。12月,由其倡议召开之“潮州学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

    1994年——任北京广播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于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联合举办“饶宗颐书画展”。获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颁授之“潮学研究奖”。2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举办的“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二次国际学术会议,作《由牙璋分布论古史地域扩张问题》专题演讲。1995年——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落成。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泰国潮州会馆联合举办“饶宗颐书画展”。《甲骨文通检》(三)出版。3月,参加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举办的“东南亚考古学术研讨会”。北京《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全明文》编委会聘为顾问。11月,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落成。

    1996年——由广东韩山师范学院主办、潮州市教育局、文化局协办之“饶宗颐学术研讨会”召开。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办“饶宗颐八十回顾展”。 1月,参加由港穗澳三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之“南海贸易二千年展览”暨学术研讨会。《澄心论革》(胡晓明编)、《饶宗颐潮学论文集》(黄挺编)、《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由上海再版。8月,由广东韩山师范学院主办、潮州市教育局、文化局协办之“饶宗颐学术研讨会”召开。

    1997年——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第一届终身成就奖。 创办《华学》大型学术刊物,由广东中山大学出版。

    1998年——获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当代国学大师”荣誉。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首位荣誉院务委员。

    1999年——先后受聘为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名誉教授。获颁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人文科学博士。于香港艺术馆及澳门教科文中心举行个人书画展。

    2000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国家文物局及甘肃人民政府颁发“敦煌文物保证研究特殊贡献奖”。受聘为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及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主办“饶宗颐书画欣赏”展览。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成立,被聘为学术顾问。于上海、中山、深圳、澳门艺术博物馆、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个人书画展,及于潮汕地区举行巡回展。

    2002年——被邀往美国哈佛大学作演讲。香港国际创作学会主办“学艺双携”饶宗颐书画展。

    2003年——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落成。台湾新文兴出版公司出版《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全集共分十四卷,二十册。

    2009年——被聘为东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并为其题词“斯文在兹”。

    2010年——在中国首次举办的世博会上,为家乡潮汕地区的唯一展馆“潮府馆”题写馆名

    2011年——正式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2012年——收获亚洲首位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荣衔。

    2013年——被聘为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2013年——香港国学大师饶宗颐经印社理事会选举,连任社长。

    2013年九月十九日——饶宗颐教授入选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颁已高(高龄九十八),不宜远行,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终身院士傅飞岚 Franciscus Verellen (施舟人弟子)与常任秘书长Michel Zink教授,特亲自前来香港举行授职仪式,由傅飞岚教授宣读颁奖辞,由Michel Zink教授授予院士佩剑与文凭证书。这是法兰西学院首次于法国境外举办院士授职仪式。


    2学术研究

    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 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近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求。至今已出版论著50余部、论文400多篇。

    根据先生自己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

    敦煌学

    《殷代贞卜人物通考》(1959)

    《选堂集林.史林》(1982)

    《甲骨文通检》 1.敦煌学:代表作有《敦煌书法丛刊》

    《敦煌本老子想而注校笺》

    《敦煌曲》(合著)

    《敦煌琵琶谙》

    甲骨学

    代表作有《殷代贞卜人物通考》

    《甲骨文通检》(主编)

    《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

    词学

    代表作有《词集考》

    《清词年表》

    《全明词》

    史学

    代表作有《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九龙与宋季史料》

    《选堂集林·史林》

    《潮州志汇编》

    目录学

    代表作有《潮州艺文志》(合著)

    《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善本书录》

    楚辞学

    代表作有《楚辞地理考》

    《楚辞书录》

    《楚辞与词曲音乐》

    考古学

    《唐宋墓志》

    《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合著)

    金石学

    《新加坡古事记》

    书画

    代表作有《画(国画史论集)》

    《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

    此外还有大量书画艺术作品。